聚合氯化铝、聚氯化铝、碱式聚合氯化铝,聚丙烯酰胺、阳离子聚丙烯酰胺、阴离子聚丙烯酰胺、非离子聚丙烯酰胺、聚合硫酸铁
聚合氯化铝(PAC)和聚丙烯酰胺(PAM)虽然都是水处理常用药剂,但它们的化学成分、作用机制和应用场景存在显著差异。以下是两者的核心区别:
1. 化学性质与作用机制
特性
聚合氯化铝(PAC)
聚丙烯酰胺(PAM)
化学类型 无机高分子聚合物(含铝盐) 有机高分子聚合物(丙烯酰胺单体聚合)
作用原理 电荷中和+吸附架桥(以电中和为主) 吸附架桥+网捕卷扫(以长链桥接为主)
分子量 较低(数千至数万) 极高(数百万至数千万)
溶解性 快速溶解(5-10分钟) 需缓慢溶解(40-60分钟,避免结块)
2. 核心用途对比
(1)聚合氯化铝(PAC)
核心功能:
快速去除悬浮物、胶体颗粒(通过电荷中和)。
除磷、部分重金属及有机物。
典型场景:
饮用水处理:初级絮凝,降低浊度。
工业废水:处理洗煤、印染等高浊废水。
市政污水:除磷及初步沉淀。
(2)聚丙烯酰胺(PAM)
核心功能:
强化絮体形成(通过长链桥接微小絮体)。
改善污泥脱水性,提高固液分离效率。
典型场景:
污泥脱水:配合压滤机/离心机减少污泥含水率。
油田驱油:增加注入水粘度以提高采油率。
造纸助剂:提升纤维留着率。
3. 协同与差异场景
处理需求
推荐药剂
原因
高浊度废水 PAC(主)+ PAM(辅) PAC快速电中和,PAM增强絮体沉降。
污泥脱水 阳离子PAM 通过电荷吸附污泥胶体,改善脱水性。
低浊度水净化 PAC 无需PAM即可达到澄清效果。
含油废水破乳 PAC(破乳)+ PAM(絮凝) PAC破坏乳化油,PAM聚集油滴。
4. 选择要点
水质特性:
高悬浮物/胶体 → 优先PAC。
细小颗粒/有机污泥 → 优先PAM。
离子类型:
PAC无离子选择,PAM需根据电荷选型(阴/阳/非离子)。
成本考量:
PAC单价低但用量大,PAM单价高但用量极低(0.1-5 mg/L)。
5. 注意事项
PAC禁忌:
避免与硫酸铝混用(pH冲突)。
过量投加可能导致残留铝超标(饮用水限值0.2 mg/L)。
PAM禁忌:
避免高温或强剪切力(破坏分子链)。
控制单体残留(工业级≤0.05%,食品级≤0.02%)。
总结
PAC是“初级净化者”,擅长快速 destabilize(脱稳)胶体;
PAM是“强化助手”,擅长 agglomerate(聚集)微小絮体。
联合使用时,通常先加PAC再投PAM,可显著提升处理效率并降低成本。
聚合氯化铝
聚丙烯酰胺
30年生产经验
值得信赖